-
很少有品牌會刻意使用“聲品牌”,除非必要。無論如何,“聲品牌”絕對不是雪中送炭,它僅僅是錦上添花。
當然,不可否認,“聲品牌”對于創(chuàng)建一個個性獨特的品牌確有奇效。INTEL因其動感的四音符旋律聞名遐邇,令人聽其聲如見其人;克咳廣告最后一聲擬音“KEKE”,也讓人在第一時間便記住了“克咳治感冒”。還有WINDOWS、YAHOO!、NOKIA……,這些偉大品牌在人們腦海中的深刻烙印未嘗不與他們別具一格的聲音標識息息相關!
“聲品牌”是迫不得已
聲音存在于品牌廣告的傳播之中,但品牌廣告的信息傳播并不僅局
限于聲音。一個吸引人的卓越廣告,除了要有一流的IDEA,還應該有足夠激發(fā)人綜合感官的活化表現(xiàn)。 廣告的效果是要看其形、聽其聲、進而動其情?矗吹氖菑V告的畫面、色彩、人物、物品、標識;聽,聽的是廣告的畫面解說、旁白、節(jié)奏、音樂;情,則主要集中于戲劇性的情節(jié)、氣氛與情感。看、聽、情是決定廣告成敗與否的三個最核心元素,要提高廣告成功的勝算,要么在看、聽、情上某一個點上單點突破,要么兼而有之。
之所以很少有品牌會主動有意識的啟用“聲品牌”,以某一特別的聲音符號作為品牌與廣告最有特色的記憶點,是因為他們大多覺得,他們在廣告與品牌中已經融入了太多的記憶因子,比如名人、名歌、情節(jié)、氣氛。對于廣告的成功,他們因手中掌握的籌碼而有了足夠的勝算。他們自信能依憑籌碼取勝,不必引入“聲品牌”來無端增加制作成本。
而且,他們也意識到,“聲品牌”與名人、名歌、情節(jié)、氣氛這些核心的記憶因子相比,并不會因為其少用、獨特而表現(xiàn)出更大的魅力。相反,如果使用不當或傳播失誤,還會弄巧成拙,為了增加一個看似可有可無的記憶點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聲品牌”是為突發(fā)奇想的IDEA和黔驢技窮準備的。一種人在項目操作中忽然有了一個絕好的IDEA。就好像梅高公司服務克咳品牌時,陡然間生發(fā)出創(chuàng)造一個獨特的聲音符號“KEKE”的奇妙想法。“KEKE”聽起來既象是產品品牌名,又象是人感冒時發(fā)出的陣陣咳嗽聲,充滿著童稚的趣味,極易激發(fā)大眾的模擬與仿效。
然而一流IDEA的產生總是可遇不可求,與優(yōu)秀IDEA的邂逅是美麗的,但廣告整個繁復瑣碎的制作過程往往充滿艱辛與求索。美麗的時光總是很短暫,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會有梅高那般幸運,在天才IDEA沒有降臨的時候,我們必須尋找另外一些核心記憶符號的突破,要么是名人、名歌、要么是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與感人至深的氛圍。
如果預算有限、才思有限,那么在名人、名歌等籌碼也即將喪失的時候,可能就不得不考慮求助“聲品牌”了。一聲“KEKE”的制作也許并不需要花費多少錢,但是如果恰與品牌調性相符,又能夠目標明確地指向品牌最核心的傳播價值,強化“策略點”,類似“KEKE”的“聲品牌”定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聲品牌”奇跡
克咳膠囊的“聲品牌”是一個奇跡,INTEL四音符的“聲品牌”也是一個奇跡。不過,INTEL相比克咳膠囊,“傳奇色彩”顯然更濃烈一些。INTEL借助它的四音符不僅成功的聯(lián)合了眾多一流的PC品牌,與他們的廣告形影相隨,并且長久傳播下來,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品牌認知。很多人一聽到廣告最后暢快的四音符,就知道它是屬于INTEL的。
而且讓INTEL更為得意的是,它使INTEL跨越國界,真正成為了世界各國都能接受的聲音符號。在看、聽、情的三大核心廣告元素里,作用于聽的“聲音”——音樂、音符與擬聲詞,應該是最具國際化的廣告?zhèn)鞑ピ亓。若是地域之間和文化種族之間存在著難以跨越的語言文字、行為表達上的溝壑,那么“聲品牌”則能將之一一抹去。
“聲品牌”有這種能力。曾經有一位心理行為專家做過專項測試后發(fā)現(xiàn),人們識記聲音的能力要明顯強于語言、文字與行為。卓別林時代早期,電影由于技術限制,都是無聲的,演員只能靠自己出眾的面部表情、動作、姿勢與夸張口部擬聲動作,以及一些簡單的文字來表達電影故事。于是,最開始的電影是小眾的,并沒有如今天這般普及。
真正促動電影走向普及的是“聲音”。有聲電影產生后,人們看電影的行為完全傻瓜化了,沒有必要如早前一樣通過演員的表情與行為來揣摩電影故事,人們只需要將耳朵張開,將眼睛對準銀屏,就能隨著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一起哭、一起笑。
當然,現(xiàn)在在一些地鐵里,有些廣告也開始變成“無聲”的了。這并不是一種專門為地鐵或列車定制的“無聲廣告”,沒有廣告主會傻到為了一個小眾媒介花大功夫定制廣告,除非他是故意想燒錢。但是就投放的實際效果來看,“無聲廣告”的提醒收看與增加記憶的效果要大大遜色于“有聲廣告”。
“無聲廣告”僅僅只是部分廣告主在局部范圍內的小小嘗試。為了盡量提高廣告投放的效益,他們仍然會傾向于“有聲廣告”,盡管“有聲廣告”會有擾亂公共環(huán)境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有聲廣告”,特別是“聲品牌”,必須考慮聲音的調性是否與品牌整體的調性一致。如果品牌是歡快活躍的,聲音卻很沉悶,那效果無疑會適得其反。大多數情況下,廣告的制作者不會犯如此前后不一致的低級錯誤,但很多偷工減料、貪多求快的小廣告主卻會。此外,也不要存在任何的心理僥幸,盜版已有版權的“聲音”作為自己的廣告?zhèn)鞑ピ,那只會給自己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孫葉芳,河北盛世同贏傳播機構客戶總監(jiān),兼任多家知名集團公司策略顧問,誠摯希望與業(yè)內朋友溝通交流。E-mail:syefang@126.com,鐘超軍,曾任職廣州盛世同贏傳播機構策略經理,已出版《品牌攻略》、《影響中國營銷進程的25位風云人物》、《寓言杯中營銷茶》等8本財經暢銷書籍。非常愿意結交廣大業(yè)內朋友,也希望各位朋友能夠多多指教!MSN:zcj6688@sohu.com,E-mail:newmarketing@163.com。